大家好,如果您还对益生菌测评标准有哪些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益生菌测评标准有哪些的知识,包括酸奶的国家标准是什么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酸牛奶的标准
答:酸奶的蛋白质含量必须要≥2.3%,而乳酸菌饮料的蛋白质含量通常只有1%左右,色泽均匀一致,呈乳白色或微黄色;具有发酵乳特有的滋味、气味。
酸奶组织细腻、均匀,允许有少量乳清析出;风味发酵乳具有添加成分特有的组织状态;全部用乳粉生产的产品应在产品名称紧邻部位标明“复原乳”或“复原奶”;在生牛(羊)乳中添加部分乳粉生产的调制乳应在产品名称紧邻部位标明“含××%复原乳”或“含××%复原奶”。
酸奶中含有丰富的乳酸菌,长期食用可以帮助改善肠道健康状况。益生菌酸奶,更是含有数以亿计的益生菌,能够经受住胃酸和胆盐的考验,到达肠道,产生有益代谢产物,促进肠道有益菌生长,抑制有害菌繁殖,起到调节肠道微生态的作用。
酸奶中的乳酸菌可以分解奶制品中的部分乳糖,使乳糖含量降低。因此,对于受的人,可首选酸奶来保证乳制品的充足摄入。
酸奶所富含的高活性无机矿物质微量元素锌及维生素A、维生素e的某些衍生物等助于体内某些有毒物质的转化和排泄,减少对的刺激,缓解症状,并有助于愈合。
益生菌应用的标准
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发布了团体标准T/CNHFA006-2022《益生菌食品活菌率分级规范》,标准对益生菌食品中的益生菌活菌率进行了分级,益生菌食品在标签标示的条件下贮存了三分之一保质期时,益生菌活菌率(益生菌活菌总数与益生菌添加总数的比值)大于等于50%,才能属于1级标准。
如何挑选益生菌?一定要选择活菌吗?
根据定义,益生菌必须是活的才可能对人体产生有益作用。也就是说,死菌并没有多少意义。
专家也指出,益生菌并不是吃一两个菌就有用的,一定要达到足够的活菌数,才能起到保健作用。
从益生菌的研究报告来看,活菌数量要达到10的8次方(十亿)甚至10的10次方(百亿)以上,才能有足够的保健活性。
按照目前的相关法规,活菌类益生菌保健食品或者固体饮料,在其保存期内的活菌数目不得少于106cfu/g,即一百万以上的活菌数量是低要求。
因此,活菌数量在一定程度上是保证益生菌效果为关键的指标。商家当然不会放过这种机会,“活菌数”成了益生菌产品常见的卖点。
某产品宣传语
比如某些产品会使用一些转换单位的隐蔽手法“夸大”活菌数量。比如,“活菌量>100亿/100g”、“10亿/盒”等。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活菌量都是一整盒产品所包含的,并非消费者每次的食用分量(每条/1~2g)。
不过,即使无“夸大”宣传,益生菌产品本身的实际活菌数量也值得怀疑。
检测结果显示,如新的活菌数量多,到达160亿cfu/g,而汉臣氏少,只有3.2亿cfu/g;常见的康恩贝、合生元等产品,它们的活菌数量相近,但只有如新、康萃乐的一半左右。
此外,汉臣氏、童年时光、昂立等3款活菌数分别只有宣称值的6%、26%、44%。换句话说,活菌数分别“缩水”了94%、74%及56%,品质堪忧。
实际活菌数量如果偏少也就意味着对消费者起到的健康效益要打上“折扣”。
作为消费者我们如何避免这种“坑货”?本刊提醒,消费者要注意产品包装上“活菌添加量”与“有效期内活菌数量”的区别。
“活菌添加量”是指产品出厂时的数量,但到达消费者手里时可能就不是这个数量,因为益生菌可能会不断减少。
“有效期内活菌数量”即是保质期内它的低活菌量,相当于给消费者承诺了一个吃进肚子里的益生菌数量。
如新、妈咪爱等11款模拟空腹胃酸消化后存活率为0“活性更持久”、“超90%的活菌直达肠道”,除了活菌数量外,益生菌的活性也是核心的卖点之一。
益生菌的活性通常是指经过人体消化器官后达到肠道的存活率,存活率高就意味着活性好,功效更有保证。
在人体的消化道中,胃部是主要的消化器官之一。不过,胃部含有高浓度的盐酸,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这也是益生菌能否活着到达肠道的大障碍。对于活菌类产品而言,死菌是没有用处的。
一般来讲,正常的食物在胃中的消化时间大约是2~4个小时,流体食物约为2小时。空腹时胃酸pH在0.9~1.8之间,腐蚀性较强;饱腹pH有所升高,通常在3.0左右。
本刊留意到,有部分益生菌产品却建议消费者,好在空腹时或者饭前食用,认为这样能减少胃酸对益生菌活性的影响。
但是,这样的建议(空腹食用)是保护益生菌还是增加它的损失?含量上百亿的益生菌经过胃酸消化后到底有多少能存活下来?
为了让更加真实、客观地评价益生菌产品的存活率,本刊分别模拟了两次体外胃酸消化实验,包括空腹消化(PH1.0,2小时)及饱腹消化(PH3.0,2小时)。
检测结果显示,模拟空腹胃酸消化后,如新、妈咪爱、童年时光等11款益生菌产品的存活率均为0,即是没有一款益生菌能活着进入肠道。
这样的数据让人意外,换句话说,空腹食用这11种益生菌相当于对人体没有效果,因为没有活的益生菌到达肠道,自然无法谈功效。
而在饱腹的情况下,益生菌存活率差异较大大。妈咪爱的存活率高,达到98.7%,童年时光低,仅为0.7%。
另外,包括汉臣氏、纽曼思、合生元、康萃乐等4款的存活率均在20%以下,分别只有3.5%、7.8%、12.5%、14.7%、18.2%,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值得注意的是,汉臣氏、童年时光不但实际活菌数严重不符合宣称值,且模拟空腹、饱腹胃液消化后,存活率几乎都为0。
有业内人士透露,目前益生菌存活率低是普遍事实,因为许多企业的菌种都是直接从国外购买,没有自主研发,又或者在筛菌时直接忽略了耐酸性评价这一步。
另外,对于食用益生菌的佳时间,模拟胃液消化的结果显示并不是空腹,本刊建议消费者尽量在饱腹或者进食后再行食用。
(本报道中试验结果仅对测试样品负责,不代表其同一批次或其他型号产品的质量状况。)
好的益生菌必须同时满足哪些标准?
我也使用过很多种益生菌吧,算是有点体会分享一下。第一点,那绝对是我们都先关注的安全性,这点个人觉得活菌一号是我用过有效安全的产品,毕竟是王厚德院士的科研成果嘛,(不了解可以百度王厚德院士)确实是适合中国人体质的益生菌。第二点,那当然看重效果,活菌一号到达肠道的活菌率可以高达百分之95,大部分进口的和其他的活菌率差不多只有百分之10左右,这效果还是一目了然的。第三点,那肯定是性价比了,因为王厚德院士的诱导发酵工艺和固态休眠技术,导致成本大大降低,所以能用优惠的价格买到好的益生菌。其他的益生菌全是液态发酵成本高难保存,所以还是推荐我们国家自己的益生菌,也是王厚德爷爷留下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怎样就知道哪种益生菌是不是食品级的
食品级益生菌怎么区分
可以通过以下三部分来进行区别:
1、菌株生物学分类区别
常见的益生菌食品,以乳杆菌属与双歧杆菌属来源的菌种为主;而OTC药品(微生态制剂)会使用到芽孢属菌株与乳球菌类
2、标准区别
食品级产品原则上只需要满足使用菌株在国家所颁布的《可用于食品的菌种名单》当中即可,至于功效性全看厂家良心,很多非菌粉原料的生产厂家,是连菌株号也不会标识的
otc类产品,则严格得多,药品的上市,是必须经过临床实验的,功效可靠,很多产品在临床的实际使用也是有口皆碑的。但是,菌株的潜力挖掘不深,适应症也就是那几种,而且芽孢属的菌株,不会在肠道定植,属于过路菌,不推荐长期服用。
3、生产制造工艺及环境
食品级产品的生产厂家很多属于OEM厂家,只是简单购买原料制粒混料而已,生产车间标准能达到保健品要求就不错了。
药品生产厂家,目前我了解的厂家,很多都是自己生产菌株(也有外采的),从发酵到后制成成品都是在严格的药品GMP车间环境下制成的,安全性明显可靠的多。
所以非要说区别,和食品是批文的区别。其次是每一个益生菌产品的配方中添加的菌株也是有区别的,选择的时候着重看下配料表或者说明书吧。
港版合生元益生菌符合国家标准吗
港版和国行合生元益生菌的品质是一样的,成分也都差不多,都具有同样的功能,含有进口菌群,能很好的调节宝宝的肠道功能,减少宝宝情况的发生,还能增强宝宝的力和
酸奶的国家标准是什么
真正的酸奶产品标准号为:GB19302,只有带有这行字的,才算得上是真正的酸奶。我们在购买酸奶的时候,通常还会见到执行标准号为:GB/T21732,那么遇到这样的酸奶就要注意了,这个执行标准的含义是“含乳饮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酸奶。
我们可以从配料表中看出,其主要原料为水,白砂糖以及脱脂乳粉等,并不符合以上第一条所提到优先选择配料表中第一位是生牛乳的标准。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卓岳宜君素益生菌是市面上少有的活菌添加量高的益生菌产品,1条活菌数量高达1000亿cfu,是全网高。不仅如此,他还采用了非常先进的三层包埋、液氮滴冻、冻干技术,能更好的保持菌群活性。包装采用了PAP易撕氧气透气量,随身携带,随时撕开即食非常便捷。